【癌症年輕化】工作壓力大缺休息年輕癌症患者增 醫生:勿忽視長期疲累頭痛等警號
發布時間: 2021/06/11 09:46
最後更新: 2021/07/01 13:46
癌症患者近年愈趨年輕,部份人20歲出頭已確診患癌,須面對一連串療程。保柏香港醫學總監趙思凝醫生指出,在過去10年,20至44歲癌症患者人數愈來愈多,血癌及淋巴癌也較常見。工作壓力大、飲食不定時、缺乏休息等生活習慣也較易誘發癌症。她提醒,若感到特別疲累、頭痛,有機會是癌症徵兆,不能忽視。
20至44歲患者愈來愈多
趙醫生引述香港防癌會的數據指,本港20至44歲癌症患者近年增多。2000年,此年齡層的患者每10萬人中只有96位;至2018年,每10萬人中有109位,人數增加了13%。年輕患者增多原因有二:有更多種類的癌症,在患者年輕時被誘發;同時亦有更多年輕人留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,從不同渠道了解癌症資訊,明白要做好準備。
本港有三名淋巴癌康復者均於20多歲時發病,患癌前工時較長或是經常捱夜。其中,30歲的江善彤患癌前因專注學業,長期捱夜,少做運動;因久咳未癒而往醫院檢查,22歲時確診患癌。
36歲的唐天鳳患癌前則專注事業,每天平均工作12小時,約凌晨2時睡覺,長期睡眠不足。她28歲時因頸部腫脹而求醫,檢查後確診患第2期淋巴癌。同樣,28歲的任瑞明患癌前也經常加班,曾工作達12小時。他因經常咳嗽,頸部摸到淋巴結而求醫,24歲時確診患癌。
壓力大欠休息易誘發癌症
趙醫生指,在年輕患者身上最常見的是血癌(白血病),其次是淋巴癌,約佔20%。惟近年甲狀腺癌亦亦很常見,女性患者則較多患子宮頸癌、乳癌、卵巢癌。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引發癌症,趙醫生指,以下癌症在年輕人身上愈來愈常見:
- 由吸煙引起:肺癌、鼻咽癌
- 與飲食習慣有關:腎臟癌、大腸癌
她解釋,上述癌症以往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常見,惟愈來愈多人飲食不定時、不均衡,而且缺乏休息與睡眠,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誘發率相應提升,比以前約提早10至20年發病。以下因素較易令年輕人誘發癌症:
勿忽視疲累頭痛等徵狀
她表示,不少年輕人也忽視身體發出的微細警號,例如特別疲累、頭痛或身體某處疼痛等徵狀,有機會與一般普通疾病混淆。若徵狀久未消失,應盡早求醫,檢查清楚。以下徵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:
趙醫生提醒,若感到比平時容易疲累,即使休息充足仍沒改善;又或是平時步行的某一個距離,突然無法再做到,均是身體給我們的警號。
做運動有助康復
由於現時科技發達、資訊流通,很多年輕人均在癌症初期發現病徵並確診,故近年康復率已大幅上升,惟一些罕有癌症,康復率仍不太理想。不過,配合治療、適當運動和飲食,有助患者康復。
趙醫生表示,每天做15分鐘運動,已對癌症患者有很大幫助:有助重建肌肉、改善心理質素、重建信心去面對困難。身體狀況因人而異,事前須問清楚主診醫生,了解癌症患者或康復者所適合的運動種類,以及身體可承受的運動量。她建議,初時每次可做10分鐘運動,由散步開始,再慢慢加強難度並加長時間;之後配合康復進度,可嘗試參與團體運動。
同時,患者及康復者也要注意飲食均衡,多喝水、多吃蔬果,並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。若有需要,可參考註冊營養師為癌症康復者而設的食譜或餐單。部份人在治療過程中會有不同身體反應,例如肚瀉或腸胃不適,可能需要多攝取某一類維他命。
預防危疾小貼士
趙醫生呼籲年輕人留意以下三方面,以避免患上危疾:
- 注意身體及心理健康:例如要定時運動、注意飲食。同時,若無健康的心理質素,身體也很易會出問題。
- 細心留意身體的變化:例如疲累就要休息,不要恃著年輕而讓身體過度勞累。若有任何不適症狀,應立即尋求醫生協助。
- 留意家族病史:父母、祖父母、兄弟姐妹及表兄弟姐妹等若有患癌紀錄,自己也要多留意相關資訊。
抗癌勇士隊
三名80後、90後淋巴癌康復者唐天鳳、江善彤、任瑞明組成「抗癌勇士隊」,分享自身經歷,希望令大眾關注癌症年輕化現象,提醒年輕人留意身體發出的癌症症狀,並作出相應準備。保柏香港全力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「抗癌勇士隊」計劃,「抗癌勇士隊」現正招募18至40歲的癌症康復者加入,分享經歷,一起嘗試更多不同種類的運動,在抗癌路上同行,積極活出「第二次人生」。
同場加映:【TOPick診症室】工作壓力大常吃即食麵 35歲金融男血管阻塞99%需通波仔
如你有保健美顏減肥心得、抗病經歷想分享,或對都市病症存疑,立即向TOPick【投稿】,被刊登後更有機會獲得精選禮品!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記者:黃泳欣